从“乡间小调”到“职业艺术”
——青岛西海岸新区茂腔口述史研究
邓林
(7003白菜网2017级历史系)
摘要:土生土长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茂腔,如今已从民众茶余饭后哼唱的小调发展成为职业的艺术形式;茂腔艺人在百年中经历两次起落,逐渐组成具有职业性质的剧团与传承中心。西海岸地区茂腔的“职业化”,体现的不仅是戏曲本身的发展,更是戏曲传承与社会发展互动的过程。
关键词:地方戏曲;青岛西海岸;茂腔
茂腔,在胶东地区久负盛名,属于山东半岛地区的肘鼓子戏,经历姑娘腔、肘鼓子、本肘鼓、冒肘鼓等几个阶段,解放前曾叫过不少名字,直到解放后正式更名为茂腔,流行于现今的青岛西海岸、胶州、潍坊诸城、高密等地。茂腔起源于民间,发端于农村,最初形成于民间哼唱的小调,如今已经成为独特的地方戏剧,因其通俗易懂的唱腔和质朴自然的曲调深受当地人民喜爱,素有“胶东之花”的美誉。
自2006年茂腔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加入到了茂腔文化研究之列,出现了不少研究山东地区茂腔的著作,比如游祥书的《齐鲁第一腔》把茂腔看作是山东地区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戏曲,讲述了茂腔的起源、表演形式、艺术价值以及旧戏班发展概况;孙守刚主编的《柳腔茂腔》除介绍茂腔的起源与演变,探讨茂腔的艺术价值外,还介绍了胶东各个地区茂腔剧团不同的发展过程与发展现状。从以上研究中不难发现,胶东半岛不同地区的茂腔起源大致相同,剧种类似,解放后经历的各个阶段也无太大差异,却在各个地区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
对于胶东各个地区的茂腔,不少学者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探索,王增鑫在写作《山东诸城茂腔研究》时,通过梳理文献资料、调查走访,发现诸城茂腔在戏改之后,经历了二十世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辉煌时期,在此之后,虽有短暂的复苏,但总体来讲呈现低迷的状态,到21世纪,专业茂腔团体撤销,仅剩几个业余剧团,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古全敏在《山东五莲茂腔调查研究》中发现,五莲茂腔自1986年以来,由于经济困难、观众流失、演员思想混乱等原因导致专业剧团解散,之后虽有各方面努力,但仍然日益衰微,后继无人;单晓杰在《高密茂腔研究》中指出,高密茂腔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即使在某些特殊时期其他地区的地方戏剧皆受到强烈打击不得不退出戏剧市场时,仍然一直存在,但在近些年,其发展却由于地方政府的不重视和人才的缺乏而停滞不前;而王本宏的《魅力茂腔》则讲述了胶南地区茂腔剧团由于地方政策和人民意愿等原因,经历了两次撤销两次重建的过程,新时期的茂腔艺人们有着更强烈的危机感与责任意识,通过自身努力传承茂腔,如今西海岸成为胶东茂腔最富有生机的地区之一。
笔者通过对上述文献的梳理与对西海岸艺人的访谈,发现胶东各地区的茂腔有着很多的共性,彼此之间交流互动的活动十分频繁。但西海岸地区的茂腔有着更为独特的发展历程,尤其是经历过两次起落,茂腔没有因此消亡,反而在近些年成立传承中心保护这项文化遗产,实现了真正的专门化与职业化,目前仍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有各方面不断努力的原因。著名戏曲作家田汉先生曾说:“一个戏是一个社会的缩影,通过一出戏能大体上看到一个社会。”本文认同这一观点,西海岸地区茂腔发展演变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而通过这一曲折的发展历程,更能体现戏曲传承与社会发展的互动过程。
本文选取青岛西海岸地区的茂腔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走访西海岸茂腔艺术传承中心,以艺人的口述为主,辅之以地方志、文献资料以及影像资料,梳理青岛西海岸地区茂腔艺人“职业化”的过程。同时,探索茂腔在这一地区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探究“职业化”的原因,试图为西海岸茂腔艺术甚至整个青岛地区的地方戏曲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一、解放前的茂腔
《胶南县志》记载,茂腔源于明代中叶的姑娘腔、肘鼓子。1800年左右传于县境。解放以前,茂腔在很长一段时间仅是沿街串门、挨家挨户乞讨的讨饭活儿,后期民间老人吸取各地肘鼓子之长,揉进本地民间小调,形成独特唱腔。据西海岸茂腔传承艺人丁森聚回忆:
茂腔最初是由秧歌、说唱形成的。一开始就是伴奏乐器手鼓,敲个梆子,再就是根据劳动人民平时劳动的号子,由民间小调逐步逐步形成的。茂腔到咱地区以后,主要是根据地方老百姓方言口语结合,他们当时演唱的这个曲目,由劳动人民亲历的故事亲力编写,用演唱方式表现出来。
早些年的茂腔形式内容都比较单一,仅是乡间老人茶余饭后哼唱的小调,王本宏提到:“四十年代的老人,小时候听过戏,他们把印象中的一些曲调,烧火做饭的时候,哼着玩儿的呀,利用这些曲调来哄你。”
茂腔发展的初期,西海岸当地艺人自发组成戏班沿街传唱。王淑娴回忆道:
那时候没有胶南县,叫藏马县。藏马县有个群众自发的、自觉组织的一个小茂腔剧团。他能拉茂腔,我能唱茂腔,他能唱茂腔,一下子凑起来,爹生日郎满月,去唱唱,挣两个钱吃碗饭,不过不是固定的收入来源。
这时的戏班仅仅是群众自发组织的小团体,组织比较松散,人员也不固定。由于物质匮乏,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群众精神需求不高。组织起来的少许民间艺人多以务农为主,在农闲时才搭班巡回演唱,茂腔演出仅仅是在工农业生产劳动之余调剂生活和赚取少许钱财维持生活的工具。此时茂腔还基本延续着沿街串门的传统,是一种在婚丧嫁娶时的娱乐方式,传播途径和范围受到极大限制。但正得益于这些最初的自发群众小组织,茂腔才能以其扎根人民的题材、悲怆动人的曲调深入人心,被西海岸地区人民熟知。直到解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渐恢复,茂腔剧团的萌芽产生。
二、建国之后的“职业化”
解放前后,在各领域改革的大潮中,新的社会形态与传统戏剧的矛盾尖锐,传统戏剧和民间戏剧为移风易俗进行“戏改”,有些甚至遭到禁演。由于“解放新戏”政策的出台,“新戏”和“旧剧”有了鲜明对照,构成大规模的改造戏剧,原来各种民间组织受到冲击。胶南地区的茂腔由于受众和内容的区域化,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了极为严苛的挑战。
1950年,文化部成立“戏曲改进委员会”主持纠偏工作,开放一部分各地禁演的剧目,给艺人和民间戏剧班社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加之原有的民间组织的沿街传唱使茂腔积累了一部分固定观众,推动了茂腔剧团的形成。剧团的形成,使得传唱茂腔的组织不再是松散的形式。王淑娴作为第一批茂腔剧团培训班的成员,对此深有体会:
演员是非常红火的,生旦净末丑一行不缺,各个组织都齐全了,恐怕有七八十个人吧。戏曲演员上得厅堂,下得地狱,台上饰演别人的一辈子,台下需要给出自己的一辈子。
从几亿民众的文化生活尤其是戏剧艺人的生计角度考虑戏剧政策,而不是仅仅执着于意识形态,大概是新政权成立之后在戏剧领域出现的一个重大变化。这一时期,政府鼓励有名的艺人带头上演新戏,改编旧戏,在一定程度启发了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和演员们不断进行创作和改编,出现了不少革命题材和历史题材的新作品。逐渐开放与自由的氛围给了茂腔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样也得益于生产力提高以及茂腔内容与生活的贴近,人民有兴趣观看茂腔表演,政府扩大上演剧目,减免艺人的税收并且给予相应的补助,演出市场得以复苏,艺人生活有了保障。茂腔艺人有了固定的职业,行当渐趋完善。
另外,这一时期青岛西海岸地区同时拥有京剧与茂腔两个剧团,“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政策对我国的京剧艺术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自由开放的氛围也使得茂腔展示出新的生命力,茂腔成为剧团艺人孜孜追求的事业。直到五十年代末,整个戏剧界弥漫着一派繁荣的景象。
1960年,为缓解经济困难,各领域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为尽可能减轻财政负担,1961年文化部开始要求精简剧团,限制剧团活动,对剧团的补贴也相应减少。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一些机关、学校、工厂纷纷成立配合当时形式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主要演唱毛主席语录歌,学演“样板戏”。加之在“精简剧团”的要求下,“一个市、一个县只能保留一个剧团”“京剧是国戏,不能撤”,1967年,胶南县茂腔剧团解散。茂腔艺人无从逃避物质生活极端困苦的处境,又回到解放初期群众自发的小组织形式。茂腔在这一时期陷入困境,胶南地区的传统戏剧在这一时期出现断层,艺人们只能依靠自己微弱的力量想办法渡过难关。
直到1976年,文革结束,群众业余文艺获得解放。同年,胶南县京剧团为迎合广大观众的需求,成立文艺表演队,表演京剧之外的艺术形式,茂腔重新被县级艺术团传唱。这时的茂腔虽然还未形成正式的剧团,但作为传统的地方戏曲的茂腔,因早年沿街传唱时期积累的广泛群众基础而大受欢迎。
1978年春天,改革开放把中国戏剧带入了繁盛时期。邓小平作出指示,一定程度上给予文艺界动力,恢复传统剧目。在西海岸地区,这一政策给茂腔带来无限上升空间,从没有挂名的京剧团的文艺表演队到专门的茂腔组,到茂腔队再到茂腔团,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甚至超过了京剧。面对这一情况,丁森聚讲述了那个时期的政府对策:
京剧在市场上不行了,所以县政府一看,群众反映还是愿意听茂腔,这是咱地方戏,所以在80年就把京剧团撤销了。
茂腔剧团取代京剧团,主要由于群众在这一时期对于茂腔戏剧高涨的热情,而不断扩大的群众基础促使政府采取更符合人民需求的政策,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茂腔在胶南地区发展的肯定。茂腔艺人再一次成为独立的职业,活跃在西海岸的舞台上。停滞了十年的茂腔恢复排练,群众的热情高涨,茂腔一度经历“万人空巷”的时期。“连演三个月场场爆满”,“说人山人海都不过分”,“提前三四天才能买到票”,“有时候一场戏观众还要加买站票”,作为草根艺术的茂腔在人民心目中依然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茂腔进入繁荣时期。
回顾从解放前夕到改革开放茂腔经历的两次“职业化”,都与政府政策密切相关,政策由于其自身的导向性始终引导着戏剧的发展演变。但随着时代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拥有更高的需求并且可以自主选择时,政府政策就会更多考虑到民众的意愿。因此,新时期人民群众的需求,成为戏剧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三、“兼职艺人”
改革开放的浪潮催生的许多新事物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电视网络等多种传媒极大的冲击了戏剧市场,加之六七十年代出现的断层现象,茂腔的观众越来越少,茂腔的传承人也逐渐减少。茂腔剧团一度陷入后继乏人的尴尬境地,在最困难的时期,整个剧团仅剩不到十名专业艺人。在这一时期刚刚担任茂腔演员的王本宏讲道:
观众从影像的角度来看,视角比之前多了。青年人都去跳舞唱歌了。再就是受外来文艺的影响,茂腔的演出市场也不行了。所以剧团到了1992年,就把茂腔剧团的牌子撤了,成立了胶南艺术团,唱茂腔的艺人基本上都分流到其他单位了。
茂腔剧团撤销后,留存下来的胶南艺术团只能进行一些“普及税法”、“计划生育法”等行业演出。“板椅条凳都砸烂了,院子成了荒郊野坡,排练厅的草齐腰深”,茂腔在这时仿佛回到了建国前夕摸索中前进的小团体时期。没有剧团支持的艺人们被分流到各个行业,做了销售员、工人、教师等,茂腔艺人又一次失去了在剧团演唱茂腔的机会。
不断催生的新鲜事物,加之西方文艺传入的影响,各式各样的媒介使得年轻人对茂腔的感情早已不似从前,茂腔的观众越来越少。此时茂腔又一次成为了只有老一辈才哼唱的小调。
纵观茂腔发展过程,西海岸的茂腔艺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小戏班、茂腔剧团、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京剧团等起起落落。经历过两次短暂艺人“职业化”,到二十世纪末,仍未真正形成职业剧团。
茂腔作为地方戏曲,受众面积小,仅仅局限于西海岸地区年龄较大的农民,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茂腔发展受到极大限制,状况不容乐观。究其根本原因,不难发现,茂腔在这段时期整个发展的过程离不开生产力的提高这一经济原因,生产力提高进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得民众有了精神娱乐方面的需求,但生产力提高的同时也给人民带来更多新颖而有趣味性的其他娱乐方式,社会多数民众的兴趣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转变,茂腔也就在这一过程中起伏不定。另外,政府政策等外部原因的限制与影响在茂腔戏曲的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此,茂腔要想真正实现“职业化”,必须竭力打破依靠外部环境的这一桎梏,反观其身。这一过程要求茂腔艺人以茂腔发展为任务,通过对茂腔自身的传承与创新,来实现由茶余饭后哼唱的“乡村小调”到一种定期演出、定时排练的“专职艺术”的转变。
四、“职业艺术”
九十年代末,分流到各个行业、领域的茂腔艺人们在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感到危机,开始呼吁保护富有地方特色的戏曲艺术。对此,为了振兴传统戏曲,胶南市启动了茂腔保护振兴工程,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对茂腔这一地方戏提供支持。1996年,王淑娴被返聘回茂腔剧团担任团长,召回已经分流的茂腔演员,王本宏、丁森聚等人就在这一时期重回剧团,专心做自己“热爱和得心应手的事情”。
这一时期的对茂腔拥有强烈情感的艺人们由于经历了前两次大起大落的过程,深感恢复茂腔的不易,竭力寻找能够传承和保护茂腔的措施。回到剧团后,在恢复历史剧目、传统剧目的基础上,这些艺人们不断进行反思与创新,希望赋予茂腔新的活力:
一个剧种的发展说到底是声腔音乐的发展。茂腔的传承与创新,首先要传承,在传承的基础上才能创新。传承的时候这个茂腔的根是不能变的,但是有了声腔音乐的创新,这个剧种才有新的活力。要是因循守旧,老站在过去肘鼓子的曲调上,现在恐怕就没有观众了。
茂腔戏曲的“推陈出新”在这一时期成为茂腔艺人的自觉行为,这也是茂腔成为一种“职业艺术”的根本所在。茂腔并无绝技,其基本特征与北方戏曲大同小异,服装、锣鼓经都是北方戏曲一直通用的形式,只有声腔音乐是独有的。因此如何将这种独特曲调延续与创新,在此时成为茂腔艺人们思考的问题。
基于茂腔曲调的独特性,艺人不断改进声腔曲调,融入其他乐器,借鉴不同的戏剧风格,使其更加富有表现力。改革与创新始终是发展的一大动力——如何继承、如何创新、和发展始终是茂腔人追求探索并实践着的重要课题。
琳琅满目的媒介让人们眼花缭乱的同时,也让人们更加怀念淳朴的传统戏曲。在艺人们的不懈努力之下,传统茂腔戏与现代的经济政治、道德文化与审美观念相结合,创造了更为反映现实的现代戏。到2002年,茂腔有了长足的发展,年平均创收20万元以上,2006年,茂腔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在整个戏剧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依旧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然而,茂腔没有专业的学校,没有系统的教科书,仅依靠老师口传心授,西海岸的茂腔仍然面临一大困境,那就是“青黄不接”,后继无人。传统艺人开始思考如何调动年轻人的积极性来传承与发展茂腔。起初,从一些歌舞演员中挑几个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戏曲,老一代艺人倾囊相授;后来,成立专门的艺术传承中心面向社会招收青年员工,进行专业培训。2013年,西海岸黄岛区茂腔艺术团与山东省潍坊艺术学校合作,培养30名青年茂腔学习者,系统地传授茂腔知识,茂腔学习更加专业化与科学化,这批茂腔演员,不同于拜师学艺的门徒,已经可以算作真正的“科班出身”。
直到这一时期,茂腔才具有了专业性质,茂腔演员成为一种大众认可并且也有人从事的行业,由此,茂腔成为一种真正的职业艺术。新时期保持茂腔这一职业艺术,总的来讲,需要得到政府的认可和人民群众的欢迎。得到政府的认可,就要求茂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符合发展潮流;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就要求茂腔始终扎根群众,通俗易懂,以独特方式吸引广大人民群众。新时代的老少艺人们拥有这一特定职业后,始终以传承西海岸地方特色文化为己任,不断学习、改进、创新,让茂腔这一地方戏剧逐渐走出西海岸地区,走向全国。
五、结语
戏曲发展的过程既是戏曲艺术自身发展的过程,也是制度、文化冲突与互动的过程。西海岸地区的茂腔经历两次起落,从业余农闲时候的小戏班到专业的剧团、传承中心,在21世纪初成为真正的“职业艺术”。新时期的茂腔,已经成为青岛西海岸新区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
回顾茂腔“职业化”的过程,首先在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提高的生产力,为其提供物质基础;其次,原汁原味的民间戏曲由于群众的文化认同,在不断传唱的过程中收获了广大观众,为其提供群众基础;再次,传承过程中,老一代的茂腔艺人无所保留的教授和无私的奉献以及年轻艺人们以恢复茂腔戏剧为己任的精神让茂腔一直保持着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另外还因地方政府与文化部门的重视与保护,使其从业余哼唱的小调成为专业化的艺术形式。
当外部环境趋于稳定,茂腔自身的反思与内容形式的创新始终是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新时期的茂腔传承,更重要的是培养专业人才与茂腔理论的深入挖掘。只有将茂腔科学化与专业化,茂腔以后的发展才能有正确的思路,才能保持生命力,不至于在历史的发展中销声匿迹,始终作为一种“职业艺术”,在西海岸地区传唱下去。
Abstract: The Maoqiang Opera, native to the West Coast New Area of Qingdao, now, has developed from an amateur song to a professional art form. In hundreds of years, undergoing two ups and downs, these artists gradually formed professional theater clubs and built a heritage center to inherit this unique cultural heritage.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Maoqiang Opera in the West Coast New Area of Qingdao can reflect not only the development of itself but also the proces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opera and the whole society.
Key words: local opera;the West Coast New Area of Qingdao;Maoqiang Opera
参考文献
[1] 傅谨:《新中国戏剧史:1949-2000》,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2] 傅谨:《20世纪中国戏剧史(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3] 耿琰、孟晓:《青岛茂腔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4] 古全敏:《山东五莲茂腔调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5] 黎之彦:《田汉杂談观察生活和戏剧技巧——戏剧創作漫談之一》,《剧本》1959年第7期,第37-39页
[6] 鲁海:《青岛与戏剧》,青岛:青岛出版社,2014年版
[7] 单晓杰:《高密茂腔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8] 单晓杰:《当代茂腔发展之研究》,《歌海》2010年第3期,第51-53页
[9] 孙守刚主编:《柳腔茂腔》,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2年版
[10] 山东省胶南县史志编纂委员会:《胶南县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
[11] 王本宏:《魅力茂腔》,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12] 王威、史炜:《浅析高密茂腔起源形成与发展》,《人文天下》2018年第24期,第16-17页
[13] 王增鑫:《山东诸城茂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大学,2015年
[14] 肖立彬:《青岛地方戏曲研究:以茂腔为例》,硕士学位论文,7003全讯入口,2014年
[15] 辛雪峰:《论新中国“十七年”戏曲剧目的演进》,《戏剧文学》2015年第1期,第76-82页
[16] 辛雪峰:《制度变迁对20世纪戏曲发展的影响》,《戏剧》2019年第3期,第19-31页
[17] 许德宝:《秦腔音乐》,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18] 游祥书:《齐鲁第一腔》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19] 周爱华:《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